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体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与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的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最其本质要求和行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有着强大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行动根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根基决定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绝对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特权”、“专利”、“武器”实现的现代化,而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全体中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经验中积极构建世界共同发展的百花园。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总结新时代以来历史成就时旗帜鲜明的指出:“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新的历史伟大征程中,只有不数典忘祖,坚定不移在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践行好中国式现代化“九条本质要求”、守好中国式现代化“五条重大原则”,才能够在自我不断推陈出新中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

一、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不断因时因势密切联系中国基本国情,在汲取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理论架构和制度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而是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五千来来辉煌灿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彰显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团结奋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根基力量。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多虚不如少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底蕴和特色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一百多年以来,党和人民坚持不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有着质的区别性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再次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弘奋斗目标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文化基础和众志成城的群众基础,开创了世界未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范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五大特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历程原创性的提出“第二个结合”,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历程要不断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五千年来中国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大同、亲仁善邻的治国理政思维,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奋斗历程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只有矢志不渝的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会贯通,才能够不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鲜明中国特色,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特征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关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经典论述,如“民为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坚”等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民权和民生的重要论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仁人志士,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并且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勠力同心,赓续奋斗,得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属性和天然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式现代作为惠及14亿人口的现代化,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实现世界人口规模最为巨大的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如一的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权民生思想不断推陈出新,矢志不渝地守住人民群众的初心梦想,才能够越在困难时刻越能够让全国各族人民就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围绕一起,发挥好中国人民人口基数大的优势,为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的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征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强国富民的哲学思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毕生追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自古以来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重要思想,表达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对强国富民的美好憧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中国人民创造性的消除了世界上最大的绝对贫困问题,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正发生前所未有的蜕变,历经无数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旗帜鲜明防止两级分化,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任务。新的伟大历史历史征程中,只有矢志不渝的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不断健全和完善现有文化产业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工作路线,努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底蕴得以实现,才能够让14亿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共同富裕才能够取得历史新成效。

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特征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早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中就对精神文明进行了相应的论述阐释,指出“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自古自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既注重追求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又注重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力求构建仁义礼智信的和谐社会,崇尚社会公平正义、道德思想规范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作为奋斗目标,经过百年来筚路蓝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要求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产业资源,壮大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承,要双手齐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促进全体中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征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作为最早进入农耕文明之一的华夏民族,在对大自然规律探索中,从早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到农耕时代对大自然的顺应之心,再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不胜枚举的自然生态思想。譬如:“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和行动指南。在践行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关键历史时期,更需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吸收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生态观,绝不走西方式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损人不利己的老路,也绝对不搞“吃祖宗饭,断子孙生路”涸泽而渔的歪路,而是要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挖掘和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治理生态污染的优势做法,走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美丽中国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特征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和平,追求共同进步的民族,经过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积淀,对和平、友好、睦邻、和谐的不懈追求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已经与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党的历史使命,始终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发展,构建世界发展百花园的神圣事业。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初心的生动反映。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国既创造了世界神话,又历经了无数筚路蓝缕,深刻明白和平发展对世界人民的非凡意义,因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属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与时俱进的永恒魅力,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的力量之源、生命之本,它为中国式现代化奋斗道路不断与中国国情实际发展相结合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历史关键节点,更要努力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对经济基础建设和人民精神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秉承辩证思维,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守”和“变”矛盾关系,既要做到不断坚守几千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也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置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历史变革中进行改造创新,进而激发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潜能,坚定不移的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来源:中国网母婴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外外交公寓1-1-21
联系电话:010-85325881
论坛微信公众号:TWCF_Media
邮箱
tf@thff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