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验
中华文化客厅将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北湖九号、故宫的畅音阁、宝蕴楼、皇家冰窖等区域作为中华文化客厅的示范区域,作为文化体验舞台和文化教育基地,服务于国家人文外交和公共外交,致力于民族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为中国与世界提供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文化阵地和文化互动范式。
一期
二期
畅音阁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筑宏丽,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戏台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
在中国古代,看戏是皇宫中的主要娱乐。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极、帝后的生日等重大庆典,都要在宫中看戏。规模宏大的畅音阁,则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在此演出的戏曲大多是歌舞升平的吉祥神仙戏。据资料记载,清末西太后当政时期,凡遇节日,她总是要到畅音阁看戏,并由皇帝、皇后、妃、嫔、命妇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
建福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坐落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亦称西花园,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乾隆皇帝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并经常在花园内写诗赏画。嘉庆时,下令将其全部封存,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库。
这里集江南园林和宫廷园林特色为一体,以宏伟的延春阁和开阔的静怡轩为主,各色建筑错落有致。内心多样的乾隆,异常钟爱这个紫禁城中空间变化最丰富的院落,皇帝的珍宝也被大量存放其间。由表及里,建福宫花园鲜明的钤上了乾隆自己的印章。
英华殿
英华殿,是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西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整座院落南北长108m,东西宽约73m ,占地7800㎡左右。分为南北两进院,南院中部辟山门,门后为宽敞的庭院。第二进院门为英华门,正北即英华殿,门、殿之间有一碑亭,刻乾隆御制英华殿菩提树歌、菩提树诗。殿内设佛龛7座,供西番佛像。甬路两侧菩提树各1株,为明万历皇帝生母圣慈李太后亲手所植。
教育中心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位于故宫熙和门南北两侧,面积约800平方米,包括综合性教学空间4个、开放型阅览空间2个,可同时容纳200余人。作为重要的公众教育基地,故宫教育中心可以充分整合故宫现有教育资源,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教育或研修活动,尤其为中小学生、教师及家庭观众提供了灵活便利的手作体验空间。
倦勤斋、符望阁
倦勤斋坐北朝南,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是乾隆当太上皇以后听戏消遣的处所,也是故宫第四重院落里最为奢华的建筑。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也是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也得于此诗。倦勤斋和符望阁室内装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珐琅、竹等镶嵌装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彰显皇室奢华仪态。
南大库家具馆
南大库位于故宫南城墙下,是紫禁城最大的库房、清宫存放废料之所。即将以仓储方式集中展出深藏大内的2000件”非紫檀即黄花梨“明清家具珍品。
午门
大型活动场地,支持白天和夜间活动,可搭篷房,可墙体投影。
故宫文物医院
故宫文物修缮之所,实验室装备和实验人员一应俱全。
内藏无数尚未对外开放的故宫藏品,接待外国元首和中国政要参观。
地下一层的培训室为中型培训场所,可容纳120人左右
报告厅
大型报告厅,可容纳近250人。舞台使用灵活,可搭建LED屏幕进行会议及活动。
适合进行影片展映及发布会
紫禁书院
中型活动场所,分为讲座、会议、展示、休息、文创展示五个区域。
其中按规制仿置乾隆三希堂,一应布局齐全
宝蕴楼
中型活动及会议场地,支持白天使用
版权所有: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京ICP备13004368号